旧谱家训
约 1633 字大约 5 分钟
2025-01-21
原文略,下为白话译文
第一篇:衣服与鞋袜
一般来说,为人处世,首先要保持身体整洁端正。从头巾、衣服到鞋袜,都要收拾妥当、爱护好,经常保持干净整洁。我家先辈常教育子弟说:“男子有三处需要收紧:一是头,二是腰,三是脚。”
- 头:指头巾,未成年时应梳髻整齐;
- 腰:指用布带或腰带束紧腰身;
- 脚:指鞋袜要穿得贴合整齐。
这三处都需要收拾紧凑,不能松散拖沓。松松垮垮的样子会显得身体懒散,不够端庄严肃,会让人轻视和鄙薄。
穿衣时,要先整理好衣领和衣带,不可缺失或凌乱。吃饭时注意不要弄脏衣服,走路时小心不要沾上泥污。脱下的衣服要叠整齐,放入箱柜中,不要随意乱扔,这样既不会弄脏,又方便取用,不容易丢失。衣服穿久了免不了变脏,要勤加清洗;破了的地方也要补好。补丁并不影响,只要整洁干净就好。
洗脸时要用毛巾保护衣领,卷起袖子以免打湿。做体力劳动时,应脱去外衣,只穿方便活动的短衣,同时爱护衣物,避免损坏或弄脏。白天穿的衣服,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换下,这样可以防止虱子滋生,也延长衣服的使用寿命。像晏子用一件狐狸皮袍子穿了三十年,这虽然是因为节俭以影响风俗,但也得益于他爱惜衣物有方法。保持衣服整洁,是修饰仪表的重要部分,不可懈怠。
第二篇:语言与行走
作为子女,讲话时应当低声和气,语速从容,不可大声喧哗或随便开玩笑。面对父母和长辈的教导,应低头认真倾听,不可以随意争论。即使被长辈指责,或者自己确实犯了错误,也不要急于为自己辩解,应当先沉默下来,等过些时候再用委婉的方式解释,比如可以这样说:“这件事可能是这样,当时可能不小心忘了。”或者说:“当时可能一时考虑不周。”这样既不冒犯,又能让事情自然显明。对待朋友,也应保持这样的态度。
如果听到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,包括下人有错,也要暂时包容,不可随便声张。可以私下告知对方,让他知错改正。
走路时姿态要端正,不可急跑或蹦跳。如果父母或长辈叫你的名字,应立刻快速走过去,不要慢吞吞的。
第三篇:洒扫与清洁
作为子弟,日常应打扫居住的地方,擦拭桌椅,让环境保持干净整洁。文具、笔墨以及各种器具都应整齐摆放,使用后要放回原处。
对于父母和长辈的座位,若文字或纸张散乱,应主动整理好,不可随意取用。借来的书籍要记录借阅人姓名,并及时归还,确保物归原主。切勿在桌案或书籍上乱写乱画。古人说:“弄坏笔墨,污损桌案,是对子弟责任的亵渎,就像在自己脸上刺字般羞耻。”这是一种极不雅观的行为,应当严加戒备。
第四篇:读书与写字
读书时,要整理好书桌,保持干净端正,把书籍放整齐。坐姿要正,眼睛仔细看字,逐字清楚地朗读出来,不可读错、读漏或颠倒一个字。不要勉强背诵,只要多次熟读,自然会记在心中,长久不忘。古人说:“书读千遍,其义自见。”熟读书本,就不需要特别解说,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我常说:“读书有三到——心到、眼到、口到”。心不在书上,眼睛就无法专注,读书也只是走马观花,记不住,即便记住也难以持久。在这三者中,心到是最重要的。如果心到了,眼和口自然跟得上。”
书籍要爱护,不要弄脏或折损。济阳的江禄读书时,即使有急事,也会先整理好书本再离开,这种行为非常值得学习。
写字时,研磨要仔细,不要弄脏手。执笔要稳,书写时一笔一画要端正清晰,不能潦草。抄写文字时,要反复核对原稿,避免出错。
第五篇:其他琐事
子弟应早起晚睡。远离喧闹争斗的地方,避免参与无益的事情,例如赌博、养鸟、踢球等。饮食上,不要挑剔是否丰盛,只要能充饥即可。
取暖时,不要靠火太近,既不雅观,也可能烧坏衣物。向他人行礼时,应当弯腰。称呼父母和长辈时,要用尊称,不可直呼其名。外出或归家时,无论时间长短,都要向长辈行礼。
在长辈面前用餐时,应轻嚼慢咽,不可发出声音。不可争抢食物,或计较食物的多少与好坏。陪伴长辈时,应站立端正,双手合于胸前。长辈发问时,要如实回答,不可随意编造。
开门或掀帘时动作要轻,避免发出震响。在众人场合要收敛身体,避免占用过多空间。陪伴长辈外出时,应走在长辈的右侧;停下时,应站在左侧。
喝酒时,不可酗酒至醉。上厕所时,应脱去上衣,之后洗手。夜间出行必须带灯烛,没有灯光便停止行动。对待仆人要严肃端正,不能与其玩笑。拿东西时,要小心谨慎,避免失手摔坏。遇到危险的地方,应远离避开。
夜晚睡觉时,要用枕头,不能用被子盖住头部。用餐时,勺子与筷子交替使用,放下勺子时要将筷子摆好,吃完后也要整齐放置。
这些琐事还有很多,这里仅略举几条,但大体已经涵盖了主要内容。若能认真遵守,便会成为谨慎厚重的人,再加上研读圣贤之书,提升修养品德,最终可以成为德行高尚的大贤君子。希望你们努力践行。